杭银消费金融首发10亿ABS补血,上半年利息净收入超10亿

滴滴入股后,杭银消费金融的规模扩张优势增加,但扩张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多渠道融资补血能力。


撰文 | 冬弥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作为实力强劲的腰部消费金融公司,杭银消费金融在锚定优质客群、注入互联网基因、增设融资渠道后,扩张野心蠢蠢欲动。近期杭银消费金融发布规模达10亿元的“杭邦2021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这是杭银消费金融去年获批发行ABS资格后的第一单ABS产品。
穿透杭银消费金融ABS的底层资产可以发现,本期ABS中的基础资产涉及13224户借款人共计38164笔资产,多数借款人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其他消费金融公司,杭银消费金融的优质客群路线更加清晰,主打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场景的大额、低利率策略,也给杭银消费金融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
不过,选择优质客群同样会面临挑战,尤其是与商业银行直面竞争。优质用户对利率比较敏感,大额低利率也成为这部分客群的核心需求,而定价下移意味着必须具有资金成本优势。杭银消费金融选择通过ABS等渠道融资,一方面为资产扩张储备粮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应对资金成本冲击。

yida

破冰ABS

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普遍通过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发行ABS和银团贷款等方式来融资,其中发行ABS和发行金融债等标准化融资方式,成为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常用的融资渠道。
杭银消费金融开业六年,至今才开展ABS业务,这也与ABS等标准化融资方式的高门槛相关。截至目前,3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共有15家机构获得ABS发行资格,8家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在银行间参与了ABS业务。
融资自然是为了扩张补血。成立以来,杭银消费金融做强做大的野心一直有所表现,2019年4月杭银消费金融启动增资扩股,引入银泰作为新股东,注册资本也从5亿元增加至12.6亿元。

今年4月份,杭银消费金融新增股东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2.6亿人民币增至25.61亿人民币,迪润科技为滴滴全资控股子公司。滴滴入局,会给杭银消费金融带来流量、场景资源,如果滴滴生态能充分注入到杭银消费金融体内,杭银消费金融从腰部位置冲击头部也不无可能。

前不久,银保监会批复杭州银行受让西班牙对外银行持有的杭银消费金融股份。该股权变更完成后,杭银消费金融外资股东将退出,大股东杭州银行持股比例增加到42.95%。从增资扩股动作看,杭银消费金融近两年不再低调,或与体量扩张计划相关。
在产品层面,目前杭银消费金融旗下有大额现金贷产品尊享贷,最高额度20万,最低年化利率11.8%,主要面向的客群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央企、大型国企等优质用户。

纯线上产品轻享贷额度较低,主要客群为年轻白领,最低年化利率9.72%。此外,还有信用支付产品轻享卡,支持微信、支付宝绑卡支付,年化利率9.72%起。

除了自营产品的线上线下布局,杭银消费金融还在线上与分期乐、翼支付、哈啰等互联网场景方合作助贷。从客群分布来看,杭银消费金融主要依靠拳头产品尊享贷做优质客群,这从它的ABS底层资产中也能看出。优质客群也为杭银消费金融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更低的不良水平。

利息占比较高

本次杭银消费金融的ABS产品入池资产正是杭银消费金融尊享贷产品形成的资产。尊享贷采用线下展业模式,聚焦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编制员工的信用贷款,年化利率区间为11.8%~14.8%。 


根据ABS发行信息,在杭银消费金融ABS中的未偿本金余额占比前三的借款人职业为国家机关负责人、办事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未偿本金余额占比分别为43.57%、38.29%和 13.69%。


从收入组成来看,利息净收入是杭银消费金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为2.91亿元、9.83亿元和19.08亿元。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7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10.41亿元。

得益于优质资产的规模化效应,杭银消费金融的营收增势明显。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实现营业净收入分别为2.92亿元、10.08亿元和18.72亿元,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483.96%、245.40%和85.60%。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及2021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计分别为59.46亿元、
156.71亿元、213.55亿元和271.48亿元,2018年末较2017年末同比增长255.95%,2019年末较2018年末同比增长163.53%,2020年末较2019年末同比增长36.27%。
优于同业的资产机构,降低了杭银消费金融的风险成本。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6月末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3%、1.70%、1.76%和1.6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目前,消费金融业务主要的盈利模式仍为利息收入,利息是覆盖成本的主要来源。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定价结构里,一般会包含资金成本、系统技术成本、坏账成本、获客成本、风控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其中资金成本、获客成本和坏账成本是消费金融公司迫切改善的核心成本。
消费金融公司利率走低,盈利空间本身被压缩,客群上移是大势所趋。选择布局优质资产,能对冲利率下行的冲击,同时也能降低风险成本,提升营业利润水平。